国际瓶装水协会发表声明称:‘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有害妇女健康’这则消息是来自美国盛传的病毒邮件。目前尚无研究证明瓶装水容器在热环境(如高温汽车)中会析出任何可能导致乳腺癌或其他疾病的化学物质。
矿泉水致癌消息来源于美国病毒邮件
夏季, 司机总会在车内放置几瓶矿泉水以解燃眉之渴。但当一口温热的矿泉水顺着你的咽喉进入体内后,你要小心一种潜在的危机已经开始在你身体内酝酿。最近微博上有一则讯息:网友称他朋友的母亲被诊断患上了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女性千万不要喝留在汽车里的瓶装水。塑胶瓶子遇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这条微博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长期放置在车内的矿泉水是否真能致癌呢?目前还没有一家机构做出这方面的判定,原因在于癌症的病因很复杂,其发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大量的实验与临床分析才能得出结果。
最后还是国际瓶装水协会辟谣称:“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有害妇女健康”这则消息来自美国盛传的病毒邮件。目前尚无研究证明瓶装水容器在热环境(如高温汽车)中会析出任何可能导致乳腺癌或其他疾病的化学物质。那些病毒邮件和传闻只是为了迷惑公众。虽然对于能否致癌还不能给予定论,但瓶装水对于人体的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
矿泉水瓶底部数字“大有玄机”
其实,每个瓶装水瓶底部都有一个神秘的小三角,三角形内标着数字“1”, “这是指这种塑料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俗称 PET。”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会分解出一种名叫乙醛的化学毒素。
当然有“1”就有“2”,小三角里的数字最高能到“7”,从另一角度说,数字越高代表这种塑料制品的质量就越好。“7”就是说这种塑料制品是由PC及其他类制成,PC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连级别最高的“7”在当塑料瓶盛放别的食品和饮料,特别是与温热水接触,也会更多地溶出一种类雌激素的化合物,也就是近日被媒体热议的双酚A(BPA),而对于双酚A,《美国科学人》杂志最近发表了关于塑料中化合物的研究报告,双酚A这种塑料中普遍存在的化合物,在通过老鼠的实验表明,这种化合物会减少精子数量,促进人类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院内分泌学家Retha Newbold曾发现BPA减弱母鼠生育能力,他说:“就动物而言,在短暂接触BPA后,就能产生长远的影响。调查人员最担心的是下一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与BPA息息相关。”那么反观标示“1”的矿泉水瓶,它在受热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也是可想而知的。
久置车内的矿泉水能引发其他疾病
70℃是作为PET受热产生有害物质的临界点。于是有人做了个实验,夏季,如果将汽车放置在露天的场所,车内的温度一般在“40℃~50℃”,在烈日暴晒一两个小时后,温度可以达到60℃,没有达到70℃的临界点,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时的矿泉水就是无害的呢?
“并不是达不到70℃就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董金狮说,合格的饮料瓶、矿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级的塑料制成,其中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及微量的催化剂等成分。虽说这些材料无毒无味,用来灌装饮料对人体很安全。但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温或被酸性溶液腐蚀,就会慢慢溶解并释放出一种有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溶剂。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被聚乙烯分解物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
同时来自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的威廉·斯托克博士在《英国皇家化学协会》期刊上也举证到,他发现瓶装矿泉水中锑含量超标,这种化学物质是商家用来制造矿泉水瓶最常用的原料之一。
少量的锑会让人感觉不适,如果锑过量会损坏肝功能。斯托克博士的研究显示,尽管大多数瓶装矿泉水锑的含量符合健康标准,但是这些瓶装矿泉水被储存三个月以后,其锑含量就超过正常含量的数倍,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一种新材料、一部新标准
董金狮说,目前有种名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PEN的材料能够解决塑料不耐高温的难题,只要在PET中加入10%的PEN可使瓶身耐热温度提高到90℃,并且由于这种混合材料不会吸附原装饮料的气味和空瓶回收过程中带入的异味,因此它能耐水解并能承受高温下碱洗和消毒,然后重复使用。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其矿泉水瓶都会写明在低温4℃~10℃下进行储藏,甚至连你喝的这口水的老家在哪儿,矿泉水是通过什么设备灌进去的,瓶子上都会详尽标明,而这些信息我国的公民却无法得知,如果中国能够出台一部关于矿泉水的标准,这样人们至少能对矿泉水有一个正确的储藏认识。”北京公共健康饮用水研究所研究员赵飞虹说道。